八大菜系
鲁菜
川菜
粤菜
闽菜
苏菜
浙菜
湘菜
徽菜
做菜视频
家常菜
美容菜
美食DIY
风味小吃
养生菜谱
特色美食
国外美食
饮品甜点
烘焙食谱
汤粥做法
记录片
家常菜谱
小吃
热菜
小炒
凉菜
早餐
汤羹
煲粥
饮品
午餐
晚餐
下午茶
火锅
荤菜
卤菜
素菜
奶昔
果酱
酱菜
盖浇饭
炒饭
三明治
布丁
粽子
其他
健康饮食
食材百科
食疗菜谱
美容瘦身
母婴饮食
疾病调理
饮食常识
烹饪技巧
厨房常识
四季食谱
春季食谱
夏季食谱
秋季食谱
冬季食谱
特色面食
面条
馒头
包子
面食
烘焙
饼干
面包
蛋糕
馄饨
饺子
花卷
意面
春卷
披萨
糕点
蛋挞
饼类
月饼
食材大全
肉禽类
水产品类
蔬菜类
果品类
米面豆乳
药食及其他
调味品类
美食问答
专题频道

马鞍山小吃大全_马鞍山特色小吃美食介绍

来源:制作菜(美食)网 分类:食材百科 时间:2017-01-14 15:22:34

马鞍山市,中国安徽省省辖市,位于安徽省东部,长江下游南岸,于1956年10月12日设立。

马鞍山是中国十大钢铁基地之一,马鞍山港是长江十大港口之一,是中国重要的钢铁流通基地。

特色小吃主要包括:石臼湖螃蟹、金安康蘑菇宴、一品玉带、黄山寺皮蛋、大肉面、肥肠米线、当涂大肉面、当涂肥肠米线、花山区龙虾、烤方肉、和县炸牛肉、花山区煎、三汊河螃蟹、当涂酱菜、姥桥花生酥、乌江霸王酥、白桥糖、庐江米饺、含山干丝、三口塘老汤、仙踪狗肉、腌菜汁豆腐

送灶粑粑

简介

送灶粑粑,是安徽合肥市以及芜湖、马鞍山等地,如坝镇、槐林、无为、庐江等一代的汉族传统小吃,民间节日祭品。每年农历12.23为送灶节,当天晚上居民用米粉做成饼,用豆干,肉,蔬菜或咸菜等为馅,用素油煎出举家共食,迎接小年和即将到来的吗。

送灶粑粑贴锅的一面色泽金黄,脆而不焦,酥香味美;不贴锅面,光滑油润,软而不粘;馅心多汁,鲜咸味美,清香可口。送灶粑粑的馅料多变,除萝卜肉馅外,还常有“咸菜肉馅”、“芹芽炒肉丝馅”、“白糖馅”、“桂花糖馅”、“芝麻糖馅”、“辣味馅”等风味品种。

历史文化

送灶”是旧时我国民间祭“灶神”的一种风俗。中国旧时民间认为“灶神”是掌管一家人一年祸福的神灵。因此,每逢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人们使用纸马、饴糖、米粑粑等送“灶神”上天,称为“送灶”,到除夕日又贴上新的灶神像,谓之“迎灶”。几乎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这种习俗,“送灶神”的时间一般都是农历腊月二十四前后,而送灶神的祭品南方和北方有所不同。有的地方民间以制作米粑粑作为送“灶神”的祭品。每当腊月二十三这天,家家都做送灶粑粑。一般上午准备米粉、馅心等原料,下午加工成形,傍晚煎烤。煎烤好的第一锅粑粑则首先用来祭灶神。人们把粑粑盛在大盘里,放在供奉“灶神”的神龛里,然后点上香火,放鞭炮,欢送灶神上天,颇为严肃认真,灶神送走后,全家人即可进食粑粑了。如今,很少有人那么虔诚地去“送灶神”了。但每当腊月二十三、二十四日这两天,制作“送灶粑粑”的习俗依然流行甚广,只是大都用来自家享用,很少有人用来作祭品了。“送灶粑粑”已经逐渐成为一种传统的节令食品。

做法

食材:籼米、糯米、豆干、瘦肉、蔬菜或腌制的咸菜、、蒜、香油、酱油、淀粉、盐、味精胡椒粉等。

做法:

将籼米和糯米按比例混合(一般比例为7:3),洗净后沥水晾干,磨成细粉。

将备好的萝卜洗净,剁成碎末,再入笼蒸熟或煮熟,挤出水分。

把肥瘦兼有的猪肉剁成肉末,放入锅内加酱油煸一下,再依次加入萝卜末、盐等,边加边翻炒至熟。这里特别注意馅料一定要有胡椒粉,方能保证成品具有萝卜和胡椒粉的香味。

将米粉加热水和制成面团,分剂后,用手捏成面皮,放上馅料,包制成扁圆形的粑粑坯。

把坯入铁锅内煎烤,入锅前先在烧热的锅内壁上涂层食用油,放好粑粑坯后,盖上锅盖,用中火煎烤至有轻微油烟气从锅盖边冒出,打开盖,均匀地洒些清水,加盖继续煎烤,如此反复二三次后,即可。

[!--empirenews.page--]

封扁鱼

简介

封扁鱼,是含山县独有的地方特产,得名于其独特的民间工艺,保留鲜活鳊鱼的完整体型,在鳊鱼腹腔内填封肥瘦适中的猪肉,经传统腌制、卤泡制作而成,其成品肉质细嫩、醇香味美。近来年,经安徽省好再来食品有限公司推广,封扁鱼已逐步发展成为含山乃至巢湖最具代表的地方特产之一。

[!--empirenews.page--]

当涂肥肠米线

简介

肥肠米线,是当涂县一大特色小吃,做法简单,营养美味。

做法

香菜切碎,葱切成葱花,蒜头搅成蒜蓉将半成品肥肠按红烧肥肠的方法加工好锅内烧水,水开后把豆芽烫一下,捞出。然后再把米线煮熟炒锅内入油,将蒜蓉炒出香味加入一勺豆瓣熬成红油加入水,糖,盐,鸡精,葱花煮成汤把米线放入碗中,依次放入肥肠,黄豆芽,花生米、白芝麻、香菜,最后淋上汤汁即可。

[!--empirenews.page--]

当涂大肉面

简介

当涂大肉面,是当涂县当地的特色小吃,历史悠久,又称205大肉面,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落户于205国道当涂段,客人主要是路上跑车人,大肉面汁浓味醇、肥而不腻,名声渐渐传开,也因而得名“205大肉面”、“当涂大肉面”。如今,当涂大肉面已经是马鞍山众多小吃中备受市民青睐的佳品之一。

历史文化

相传唐朝时期,李白的叔叔李阳冰任当涂县令,有一年冬天,因为发洪水导致瘟疫肆虐,李阳冰看见老百姓饥寒交迫,全身冻伤,病死的人很多。他便在当地搭了一个医棚,支起一面大锅,把猪肉、辣椒和驱寒的药材放在锅里,熬到火候时再把猪肉和药材捞出来切碎,用其锅中水将面煮熟,之后连汤带面赠送给穷人。百姓吃后抵御了寒冷,治好了冻伤。从此以后,这个面食的做法就流传了下来,时至今日,人们称之为“大肉面”。

面馆从205国道搬到当涂县城南营路,吃大肉面不再是跑车师傅的“专利”,街坊四邻、城南城北的人都赶过来一饱口福。“甚至南京、芜湖、合肥的人,经过当涂时,都会绕道我家吃碗面。”说起那些叫得出或者叫不出名字的老食客,老宋脸上洋溢着自豪的微笑。

做法

材 料:宽条面200克.高汤3杯.红烧肉250克.葱段少许.木耳适量.姜片少许.香菇适量.色拉油1大匙.菜心适量.

调味料:酱油1大匙.味精1/2小匙.绍酒1大匙.白糖1/2小匙.精盐1/2小匙.

做法:

1.铝锅上火.加2/3清水.烧沸后下入宽条面.煮8分钟至熟.捞出装碗.

2.炒锅上火烧热.下油.放入红烧肉.葱.姜爆香.加调味料.添汤.下入泡发好的木耳.香菇片.见汤沸.下入菜心.离火.倒入面碗中即可.

[!--empirenews.page--]

口袋鸭

简介

口袋鸭,是马鞍山传统名菜,其主料均选用两年以上农家土老鸭和鲜嫩土猪肚,配当归党参、沙参、枸杞等十多种名贵药材精制而成,营养丰富、味道纯正、开胃健脾、滋阴补肾、活养颜、四季皆宜。

历史文化

据载明末清初,“八大王”张献忠率一千骑兵从湖北转战四川,进入巴蜀之地,在一户农家中小憩,时值隆冬,蜀地阴冷潮湿,农户又无多余食物供与兵士,只得用其自家家养的老鸭和本留着过年用的几只猪肚炖成鸭汤,炖成之后其汤白肉香,深得张献忠和兵士们的喜爱。值此,这道不得已之下而做出来的汤在民间广泛流传,并得以保留下来。

抗战时期,许多下江人士为了躲避战争而来到巴蜀,将其自己的一些饮食习惯和方式加入到菜中,抗战结束后,他们又将这道菜肴带回江南一带,返乡后的徽人融入徽菜的一些特点后,逐步形成了现在口袋鸭的雏形。

[!--empirenews.page--]

姥桥花生酥

简介

姥桥花生酥,是安徽和县汉族传统名点。据传清光绪年间有一位陈姓糕点师傅,将花生米仁炒熟碾碎后,加上芝麻油和麦芽糖切成方块,形如酥糖,故名。主要由花生米、白糖加工而成.香甜可口,营养丰富。

[!--empirenews.page--]

一品玉带糕

简介

玉带糕是安徽省汉族糕类名特产品,做工讲究,质量上乘。清朝乾隆年间,一品玉带糕作为贡品,乾隆皇帝品尝后啧啧称赞,御封为“一品玉带”,此后声名远扬。玉带糕以冰糖、仁、红梅、青梅、桂花、莲子、桔饼、米粉、麻油为原料,经科学方法,采用传统工艺精制而成。黄色的核桃似黄金,绿色的青梅似翡翠,莲子和桔饼如同珍珠玛瑙;四周有米粉镶成的白边,酷象一条玉带。玉带糕不仅香甜可口,而且具有滋阴强身、润肠益气、清炎健胃、生津润肺等功能。

历史文化

巢湖地区的民间作坊,早就能够制作各种糕点,特别是方片糕,种类很多,是人们探亲访友最喜欢携带的礼品。社会需求量大,糕点的产量也大,竞争也越来越烈。至清朝乾隆年间,有个在炯炀河边的糕饼坊,精工细作制成一种大方片糕,美其名曰“玉带糕”。玉带糕做工精细,选料讲究,式样好看,味道上乘,一经上市便在竞争中取得了优势,并逐渐风靡其他地区。玉带糕风行于市不久,这家作坊的一名师傅回到家乡安徽和县雍家镇,也建起玉带糕作坊,并很快成为当地名产。当时,乾隆皇帝下江南,正路过雍家镇。地方官便将玉带糕作为贡品进献给皇上品尝。乾隆皇帝见这色彩分明、图案清晰的糕点,未入口就喜欢上了,待他拿起来送入嘴后,顿觉甜润清香。嚼起来柔软细腻,津津有味。乾隆皇帝尝过天下无数精美糕点,但还没有吃过如此风味,忙问此糕何名。地方官员见皇帝喜欢,正作着升官梦,听到皇帝询问,忙奏道:“此乃玉带糕,取大吉大利、官场顺利之意。”乾隆听罢说道:“玉带者,一品也,就叫它一品玉带糕吧!”有了乾隆皇帝的封赐,玉带糕从此更加走俏,畅销江淮大地,成为安徽首席糕点。

[!--empirenews.page--]

三口塘老鹅汤

简介

三口塘老鹅汤,是含山县当地一道风味独特的农家乐品牌菜肴,位于太湖山风景区南面,相距不过数里处。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农民黄劲松根据祖传秘方,在三口塘这个地方开设了老鹅汤饭店,由于制作地道、风味独特、声名远扬,马鞍山、芜湖、合肥、巢湖一带的食客慕名趋车赶来品尝,无不赞不绝口,虽然几经扩建,规模不断扩大,但依然天天门庭若市,生意红火。

三口塘老鹅汤是用当地农民自然放牧的成年白鹅,现食现杀,加入盐、味精、生姜、冰糖、料酒、香葱等多种配料,用文火墩烂。其特色是汤色红润油亮,肉烂而不碎,汤油而不腻,味道鲜美,汤味醇厚,食后回味无穷,用老鹅汤泡锅巴又香又脆。

[!--empirenews.page--]

白桥茶干

简介

白桥茶干,是安徽和县著名的汉族小吃,久负盛名,有80多年历史。以黄豆为主要原料制成干坯入锅后,用隔年的陈酱煮,再加上八角、丁香、甘草、白芷、桂皮、冰糖等精制而成,色泽红润,柔韧相济,越嚼越香,营养丰富。

茶干,是一种高端豆制品,可以看做是豆腐干的一个细分品类,但无论做工、用料,都要考究很多,水质尤其关键,在安徽地区很流行。

历史文化

茶干的得名,源自南宋末年。文人雅士以之佐茶,闲暇时三五好友,各一杯清茶,配之六七块茶干,悠然自得,不亦乐乎?

[!--empirenews.page--]

炸麻雀

简介

炸麻雀,是和县传统特产名肴,有600多年历史。

历史文化

古和州(今和县)的油炸麻雀,早在封建王朝时代,即已闻名于世,并传说曾为地方官吏奉献宫廷的御膳贡品哩!可惜正史无可考据。

相传明太祖朱元璋下江南,屯兵和阳(亦今和县之别称)午休时,被外面树上一群麻雀叽叽喳喳闹得他无法休息,甚是气愤,遂令部下将外面的麻雀打死后,下油锅炸,以解心中之气。这本是一句气愤之话,谁知随从部下却认真起来,一齐出动将周围麻雀打死后,剥去身上的皮毛,真的下油锅炸。不料,片刻功夫,屋内外香气扑鼻,与一般油炸食物散发的芳香味不同。炸好之后,部下好奇地尝尝味道,觉得非常可口,于是将炸的麻雀捧于朱元璋。朱转怒为喜,感激部众美意,随即尝了一尝,感到麻雀虽小,其味殊美,既酥脆又不油腻,连声赞好。于是油炸麻雀就在地方流传开来了。

以后每当秋末冬初,麻雀体壮肉丰之际,很多人想办法捕捉麻雀,办法越来越巧妙,油炸配料的技术越来越精细。和县民间喜食油炸麻雀亦世代沿袭成风,并用以馈赠亲友,招待宾客,表示特殊情谊。和县油炸麻雀的美名也渐渐传扬于外,至今长盛不衰。

做法

取新鲜麻雀由嘴喙壳处剥去皮毛,剪去嘴壳、爪子,剖肚,洗净;

将麻雀倒入锅中,加水与麻雀平,煮沸二三分钟,麻雀发硬,肌肉褪去血色,即可捞起,锅中汤汁除去飘浮血沫与沉淀渣滓留用;

将麻油(菜油、花生油、豆油亦可)放入锅内,烧至五成熟时,即将麻雀投入,用锅勺经常翻动,待油热至沸点时,略炸片刻即捞起散热,然后撤去油锅(或锅下停火),将油温降至七八成热时,复将麻雀倒入二次油炸,使麻雀内外受热均匀,骨酥肉嫩,至头壳、脊骨、腿骨泛白,即捞起沥油;

锅中留些热油,将原煮麻雀用的汤汁倒入锅中,放盐一两五钱、糖三两、生姜一两切片、葱三两(可全葱连根打结成团)、茜茴五钱、酱油适量,汤汁呈红褐色,用旺火烧滚,蒸气挥发、汤汁减少后即改用小火炖,待汤汁变稠,雀肉由硬回软,即可盛起装入钵内,加麻油半斤浸泡一夜,即可食用。

用此法泡制的油炸麻雀,其妙处在于:虽属油炸佳肴,滋补而不油腻;即使是农历阳春十月,天晴气暖,十天半月之内,麻雀美味毫不变质。每次用餐,如有几支油炸麻雀,既能增进食欲,又觉齿牙余香,确实很是受用。不论宴请宾客,家常便饭,皆属上品佳肴。

  • 推荐美食
  • 相关菜谱
返回制作菜(美食)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