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菜系
鲁菜
川菜
粤菜
闽菜
苏菜
浙菜
湘菜
徽菜
做菜视频
家常菜
美容菜
美食DIY
风味小吃
养生菜谱
特色美食
国外美食
饮品甜点
烘焙食谱
汤粥做法
记录片
家常菜谱
小吃
热菜
小炒
凉菜
早餐
汤羹
煲粥
饮品
午餐
晚餐
下午茶
火锅
荤菜
卤菜
素菜
奶昔
果酱
酱菜
盖浇饭
炒饭
三明治
布丁
粽子
其他
健康饮食
食材百科
食疗菜谱
美容瘦身
母婴饮食
疾病调理
饮食常识
烹饪技巧
厨房常识
四季食谱
春季食谱
夏季食谱
秋季食谱
冬季食谱
特色面食
面条
馒头
包子
面食
烘焙
饼干
面包
蛋糕
馄饨
饺子
花卷
意面
春卷
披萨
糕点
蛋挞
饼类
月饼
食材大全
肉禽类
水产品类
蔬菜类
果品类
米面豆乳
药食及其他
调味品类
美食问答
专题频道

浙江小吃大全_浙江特色小吃美食介绍

来源:制作菜(美食)网 分类:食材百科 时间:2017-01-14 15:22:38

浙江小吃品种繁多,发挥了江南食品资源丰盛的优势,以米面为主料,选用配料广泛又精细,运用多种、煮、煎、烤、烘、炸、炒、氽、冲等多种技法,形成咸、甜、鲜、香、酥、脆、软、糯、松、滑各色俱有的点心面食、豆品的小吃系列。其从选料到加工、烹调,各个工序都有严格要求,形成自己的特殊工艺,并根据不同季节和不同风尚,都有种种独特的节令小吃和应时点心,显得绚丽多姿。

金华火腿

简介

金华火腿是浙江金华汉族特色风味食品,是金华市最负盛名的汉族传统名产,金华火腿皮色黄亮、形似琵琶、肉色红润、香气浓郁、营养丰富、鲜美可口,素以色、香、味、形“四绝”闻名于世,在国际上享有声誉。

由于所用原料和加工季节以及腌制方法的不同,金华火腿又有许多不同的品种。如在隆冬季节腌制的,叫正冬腿;将腿修成月牙形的,叫月腿;用前腿加工,呈长方形的,称风腿;挂在锅灶间,经常受到竹叶烟熏烤的,称熏腿;用白糖腌制的,叫糖腿;还有与狗腿一起腌制的,称戌腿。

历史文化

据考证金华民间腌制火腿,始于唐代。唐开元年间(713-742)陈藏器撰写的《本草拾遗》载:“火腿,产金华者佳”。距今已有一千二百余年历史。相传,宋代义乌籍抗金名将宗泽,曾把家乡“腌腿”献给朝廷,康王赵构见其肉色鲜红似火,赞不绝口,赐名“火腿”,故又称“贡腿”。因火腿集中产于金华一带,俗称“金华火腿”。后辈为了纪念宗泽,把他奉为火腿业的祖师爷。至本世纪30年代,义乌人在杭州开设“同顺昌腿行”和“太阳公火腿店”,堂前仍悬挂着宗泽画像,显示正宗,誉满杭城。

金华火腿(又称火朣)具有俏丽的外形,鲜艳的肉,独特的芳香,悦人的风味,即色、香、味、形,“四绝”而著称于世,清时由浙江省内阁学士谢墉引入北京,已被列为贡品,谢墉的《食味杂咏》中提到: “金华人家多种田、酿酒、育豕。每饭熟,必先漉汁和糟饲猪,猪食糟肥美。造火腿者需猪多,可得善价。故养猪人家更多。”为中国腌腊肉制品中的精华。金华出产的“两头乌”猪,后腿肥大、肉嫩,经过上盐、整形、翻腿、洗晒、风干等程序,数月乃成。香味浓烈。便于贮存和携带,已畅销国内外。

[!--empirenews.page--]

绍兴臭豆腐

简介

绍兴的臭豆腐,在鲁迅的笔下名扬海内外,绍兴的臭豆腐代表要数咸亨酒店的臭豆腐和鲁迅纪念观的三味臭豆腐。

臭豆腐是绍兴美食的必修课,但对大多数外地人来说也是最难过的关,它是用苋菜梗汁浸制的,有蒸的也有炸的,炸的比较多见,因为吃起来方便,蒸的就有更多的家常的味道,细品品其实鲜味无穷。爱吃的是闻臭而动,不爱吃的是避之惟恐不及。个中高手吃起来是不用加任何调料,要的就是原汁原味的“臭”。现在杭州也有臭豆腐,偶尔也可以解解相思,不过总觉得不如绍兴小弄堂里的够味,笑眯眯的老人守着暖烘烘的炉子,窄窄的巷子里是年长日久的安宁的味道。

历史文化

臭豆腐是有着丰富文化底蕴的民间休闲小吃,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其最风光的时代可追溯到清康熙年间,康熙皇帝一日在吃了王致和臭豆腐后豪情大发,挥笔题下“青方”二 字,使得臭豆腐立即名扬天下,据历史考证慈禧太后也有吃臭豆腐的嗜好,还将其列为御膳小菜。

做法

臭豆腐好吃,究其原因还是那一坛好卤,卤的制作方法极其复杂,不仅仅是用新鲜蔬菜腌制让其自然发酵,而是在其腌制和发酵过程中不断加入各种香料精心调制,没有几年的时间不敢称老卤或好卤,只能称为清卤,一坛好的卤水常常有二十以上的年头。

原料及配方:

黄豆5kg、辣椒油250g、茶油1kg、麻油150g、酱油500g 卤水15kg、粗盐100g 、熟石膏300g

生产工艺:

(1)制豆腐 将黄豆用水泡发,泡好后用清水洗净,换入清水20~25kg,用石磨磨成稀糊,再加入与稀糊同样多的温水拌匀,装入布袋内,用力把浆汁挤出,再在豆渣内对入沸水拌匀后再挤,如此连续豆渣不沾手,豆浆已挤完时,撇去泡沫,将浆汁入锅用大火烧开,倒入缸内,加进石膏汁,边加边用木棍搅动,约搅15~20转后,可滴上少许水,如与浆混合,表示石膏汁不够,须再加进一些石膏汁再搅。如所滴入的水没有同浆混合,约过20min后即成为豆腐脑。将豆腐脑舀入木盒内,盖上木板,压上重石块,压去水分,即成豆腐。

(2)油炸臭豆腐 将青矾放入桶内,倒入沸水用棍子搅开,放入豆腐浸泡2h左右,捞出豆腐冷却。然后将豆腐放入卤水内浸泡,春、秋季约需3~5个h,夏季约浸泡2h左右,冬季约需6~10个h,泡好后取出,用冷开水略洗,沥干水分,再将茶油全部倒入锅内烧红,放入豆腐用小火炸约5min,一待焦黄,即捞出放入盘内,用筷子在豆腐中间钻一个洞,将辣椒油、酱油、麻油倒在一起调匀,放在豆腐洞里即成。

(3)卤水制法 以用豆豉2.5kg为标准计算,须加清水15kg烧开,过滤后,在汁水内加碱1500g浸泡半个月左右,每天搅动1次,发酵后即成卤水。

[!--empirenews.page--]

嘉兴粽子

简介

嘉兴粽子是浙江嘉兴汉族传统名点,具有悠久历史。嘉兴粽子以糯而不糊,肥而不腻,香糯可口,咸甜适中而著称。尤以鲜肉粽最为出名,被誉为“粽子之王”。嘉兴粽子因其滋味鲜美,携带、食用方便而备受广大旅游者厚爱,有“东方快餐”之称。

历史文化

嘉兴粽子的历史源远流长。六、七千年前,先民们孕育了长江下游太湖流域早期新石器文化的代表——马家浜文化,这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源头之一,也是我国稻作最早的起源地之一。汉唐以来,嘉兴发展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主要的稻作区,被誉为“天下粮仓”。唐·李翰在《嘉兴屯田政纪绩》中云:“嘉禾一穰,江淮为之康;嘉禾一歉,江淮为之俭。”清·嘉兴府知府许瑶光重辑《嘉兴府志》卷三十三《物产》中提到:19世纪中叶时,嘉兴府地区所产的糯米品种就有诸如:白壳、乌簔、鸡脚、虾须、蟹爪、香糯、陈糯、芦花糯、羊脂糯等三十几个品种。同时,嘉兴历史上还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猪生产基地,肉鸡和鲜蛋产量和质量也很高。这些丰富优质的农副产品原料,为发展各类花色粽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这也是后来形成五芳斋粽子独特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

做法

主料:江米(糯米)、猪后腿肉 佐料:糖、盐、红酱油、白酒 其他:粽叶、草绳

制作精良

1.制馅:包制鲜肉粽的馅,用的是肥瘦适中去皮的腿肉,按横丝纹切成长方形的小块,然后放入盆内,不用酱油浸拌,而是加入少量的食盐、白糖、味精、白酒等,用手反复拌搓,直到肉块出现“小白泡”为止。这样的肉馅煮熟后特别香嫩,有火腿风味。如果按直丝纹切割,再用酱油一浸,肉不易煮酥,吃起来还有点酱油味。

2.淘米:糯米是包轧粽子的主料,不仅讲究米质好,而且淘米时有诀窍。就是淘得快,洗得净,最后用清水一冲,不再用手去搅拌。如此,过15分钟左右,米中积水就可以沥干了。因为淘过的米吸水量少,用酱油拌米时,咸味就容易吸收进去。

3.烧煮:烧煮时也和一般煮法不同,不是用冷水,而是用开水落锅,不使粽子里的味道走失。

[!--empirenews.page--]

猪油

简介

猪油糕,又名脂油糕,属闽式糕点。广东,福建,浙江温州地区的一种糕点。早在清代就已著名,《元和唯亭志》称其为“吴中佳制”。猪油糕是用猪油制成,洁白晶莹,葱香翠绿,糯软润湿,入口油而不腻。

做法

材料:糯米、葡萄糖、米粉、豆油、白糖

制作方法:1、将油、葡萄糖等原料用低温柴火连煮四小时,切成1.7厘米见方的猪油糕条,自然冷却后通过自动机械包装.2、将细糯米粉,细粳米粉放入木桶内拌匀,中间扒窝,加上精盐(100克)和清水1.5千克,用手拌匀,到“捏则为团,撒开似沙”时放入筛中,全部过筛。3、取木制大蒸桶一只,内放竹箅垫底,抹上豆油,先取30%的糕粉铺于桶底,置旺火沸水锅上蒸,待蒸汽透过糕粉时,再铺入20%的糕粉,蒸发糕粉近熟,取咸猪板油丁放在剩余生糕粉内,略拌一下,放入桶里铺匀,随即把剩余糕粉如前法陆续加完,盖上木盖,蒸至糕粉呈玉白色,揭去盖,均匀放入葱段,再加盖蒸约3分钟即熟。(4)在案板上铺放洁白湿布一块,把熟糕粉倒上,用湿布包住,揿实。翻转过来,拍平至近6.7厘米厚(需上下四角方正光滑),揭去布用刀(蘸凉开水)切成长方形100块即成。

[!--empirenews.page--]

宁波汤团

简介

汤团又称汤圆,是浙江省宁波地区著名汉族小吃之一,也是中国的代表小吃之一,历史十分悠久。据传,汤圆起源于宋朝。当时各地兴起吃一种新奇食品,即用各种果饵做馅,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饶有风趣。因为这种糯米球煮在锅里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后来有的地区把“浮元子”改称元宵。与北方人不同,宁波人在春节早晨都有合家聚坐共进汤圆的传统习俗。

历史文化

宁波的猪油汤团,据考证始于宋元时期,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它用当地盛 产的一级糯米磨成粉做成皮,以细腻纯净的绵白糖、芝麻和优质猪板油制成馅,具有香、 甜、鲜、滑、糯的特点,咬开皮子,油香四溢,糯而不粘,鲜爽可口,令人称绝,因而享誉海内外。宁波地区民间每逢正月初一早晨,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都要吃宁波汤团,以示欢乐 、团圆、吉祥之意。一些海外侨胞每逢佳节,总爱吃碗汤团以寄托思乡之情。自1982年起,宁波汤团已成为浙江省向海外出口的第一个点心品种。1997年入选为中华名点小吃。 宁波人在大年初一都有吃猪油汤团的传统习惯。汤团含有团圆、如意的意思,即使在海外的游子,他们“每逢佳节倍思亲”,在新春佳节也忘不了要吃家乡的猪油汤团,盼望团圆,以慰思乡之念。

做法

⒈ 将糯米淘洗净,用凉水浸12 小时(夏季8 小时),捞起用水淋过,带水磨成浆,装入布袋吊起沥水(或压干水分)成粉团;⒉ 黑芝麻淘洗净,沥干水,用小火炒熟,冷却后碾成粉过筛,约得500克;⒊ 猪板油剥去膜,绞碎,放入盛器中加进白糖、芝麻粉,拌匀揉透成馅;⒋ 把馅搓成100 个丸子;⒌ 把粉团加水100毫升揉透摘成100 个剂子;⒍ 然后把剂子捏成酒盅形,放入馅心,收口搓圆成汤团;⒎ 锅置中火上,加水八成满,沸后下汤团;⒏ 待汤团浮起,掺入少量冷水,并用手勺沿锅底轻轻推动,以防粘锅,约8~9 分钟,即完全成熟;⒐ 煮熟的汤团分装10碗,每碗再加白糖适量,撒上糖桂花即成。

[!--empirenews.page--]

温州鱼丸

简介

温州鱼丸是一道浙江温州的汉族名点,水乡人家常见的风味小吃食品,汤色澄清微酸辣味,鱼丸有弹性,用鱼肉加淀粉制成的,多为不规则长条形。1998年“温州鱼丸”被定为“中华名小吃”之一。

温州鱼丸, 温州名点,与各地的鱼丸都有所不同,外形为不规则的条状,呈半透明的玉白色。以新鲜的鮸鱼肉为主料,挑去鱼刺后切成细条,用刀刮成鱼茸,用酒、盐和味精浸渍片刻,加白淀粉(在乐清的鱼丸制作,一般加入番薯粉,鱼丸会更具弹性)拌入丝葱末均匀混合,用手揉捏直至鱼肉弹性十足。下锅时,将鱼肉用手指挤成条状跌进事先烹调好的沸水中,烫到透明上浮便是熟了。食用时以锅中的原汤配上米、葱花和胡椒粉

历史文化

据说,在一千多年前温州城墙建成后,京城来了一批大官员,一是办公差,二是祝贺建城完工。当时官府为了招待好这批官员,特请一位有名厨师来做菜。厨师经多方打听,得知官客喜欢吃清淡带汤的鱼菜。当时在温州马鲛鱼比黄鱼、鮸鱼价格贵好几倍,在鱼肴中属上等料。在举行酒宴那天,厨师先将洗净的马鲛除去头尾,中段鱼身连骨带皮用刀切成厚片, 然后加入姜、酒、盐、渍味再放入“白山粉”(白淀粉)拌均匀。锅中水沸时用手将鱼片一片一片放入滚水中,待鱼片浮起后加米醋等,制成微带酸辣味的鱼汤菜。客官们吃后个个都赞不绝口,受到一致好评。于是官方就问这道菜名叫什么,厨师匆忙之间一时说不出好的菜名,想到用刀切成的鱼片是圆片形,就急中生智说是“鱼圆”。官员们又问这菜是用哪种鱼做成的,本地官员对他们讲述了鱼的名字和来历:鱼名叫马鲛,生长在大海中, 为了捕到此鱼,需要体壮力强的好船夫,捕鱼时,船夫双手拿着橹不停的摇到很远的海萍中,费好大的劲,运气好才捕到鱼,运气不好空手回来, 遇到大风大浪,有时还会翻船,甚至送命,又辛苦、又危险。他们听后十分敬佩,纷纷说“马鲛好吃橹难摇。”

过了几年后,又来了一位老年官员,厨师知道他也欢喜这道鱼菜,为了照顾周到,稍稍改进了制作方法。将鱼骨去掉,用刀切成一条一条鱼肉, 于是“鱼圆”形状变了。当时,厨师想再另取菜名,可是府内很多人说“鱼圆”这个菜名已经传到民间和京城,还是沿用原名好。改良过的去骨长条形“鱼圆”更受人们喜欢,于是该制作方法在民间流传至今。一千多年过去了,依然看到很多店招牌字上写着“鱼圆”字号。但很少人知道最初“鱼圆”形状是圆片形的。

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马鲛比黄鱼、鮸鱼价格贵做成鱼圆上桌待客比较贵重,现在虽然马鲛比黄鱼便宜,但是还有很多人喜欢吃马鲛鱼做成的鱼圆。

做法

作料:

鮸鱼(黄鱼那是最好,马鲛鱼、包头鱼也行)一条约750克(也就是1斤5两吧);

生姜、葱、盐、味精、胡椒粉、米醋少许;山粉(地瓜粉、粉都行,只要不是面粉

做法:

1.鱼斩头,鱼身从背部下手选肉去刺(净肉也就是500克吧

2.然后连皮用刀切成小条(你懒也可以用刀剁成泥),生姜切成细末,葱取葱白来也切成小末

3.这部分是关键:把鱼条、姜末、葱末和一起用手掌后部揉至均匀粘手后才能放盐5克(有人算不出多少是5克,那么你最好是称好一斤盐,再分成100等分后取其中一分来,呵呵);至于姜葱末、味精、胡椒粉等你就随意吧。然后你继续揉,直到感觉很粘很有韧性了,你再放入山粉100克(2两噢),再继续揉至看不到粉粒了,像个面团似的也就成功了半成品了,接下来支持完下一步你就可以张嘴了。

4.锅放水,烧开,然后改用小小火(水面在吹泡泡就可以),把揉好的鱼团放在盘子里,用筷子或用手指,把它挤成小条推在水中,待浮出水面后捞出来放在汤碗里,上面散点葱花、胡椒粉、米醋少许。锅里的原汤放点盐呀味精呀,你觉得差不多后倒在汤碗鱼丸上就行了。

[!--empirenews.page--]

酒酿圆子

简介

酒酿圆子是江南地区汉族小吃。以果料为馅,滚包糯米粉的小圆子与酒酿同煮而成。酒酿味浓甜润,圆子较糯,馅甜香。酒酿圆子属于甜点,主要原料是糯米、酒酿等,为温补强壮食品,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止虚汗之功效。

做法

材料:汤圆150克、酒酿200克,细砂糖50克。

步骤:1 将鸡蛋打散,枸杞、冰糖备用2 锅里倒入适量的水煮沸,再倒入小圆子3 等小圆子浮上水面后,再放入酒酿、蛋清4 最后放入枸杞、冰糖即可

[!--empirenews.page--]

龙井虾仁

简介

龙井虾仁,顾名思义,是配以龙井茶的嫩芽烹制而成的虾仁,是富有杭州地方特色的名菜。虾仁玉白,鲜嫩;芽叶碧绿,清香,色泽雅丽,滋味独特,食后清口开胃,回味无穷,在杭菜中堪称一绝。他的创制据说是受苏东坡《望江南》一词的启发。此词写道:"休对故人思故国,日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旧时,有寒食节不举火的风俗,节后举火称新火。这个时候采摘的茶叶,正是"明前"之寒食后日是清明节,属龙井茶中最佳品,龙井茶叶素有"色绿、香郁、味甘、型美"四绝之称,厨师用此"四绝"与入时的鲜河虾仁相配,终于创制出新的一绝-龙井虾仁。

历史文化

相传,杭州厨师受苏东坡词《望江南》"且将新火试新茶,诗洒趁年华"的启发,选用"色绿、香郁、味甘、形美"的明前龙井新茶和鲜河虾仁烹制而成。成菜虾仁白玉鲜嫩,茶叶碧绿清香,色泽雅致,滋味独特。杭州天外天菜馆是该菜的发源地。另传,一天,乾隆微服私访,在杭州茶农家喝到一杯龙井新茶,深感清香可口,趁人不备,暗抓了些茶叶离去。后来在市内餐馆用膳,叫店伙计用此泡茶。店伙计看到乾隆内着的龙袍外露一角,急忙告诉店主。店主正值烹调虾仁,惊慌竟把店伙计手中的茶叶当作葱末撒到锅内。想不到这道茶叶虾仁色泽雅丽,滋味独特,吃得乾隆点头称好。此后,这道菜肴便成了杭州名菜而流传至令。据说,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正好是清明节。他游览了西湖龙井,茶农将新茶进献给他,他带回行宫,御厨在炒“玉白虾仁”时放进茶叶,烧出了这道名菜。不久,“楼外楼”菜单上,就出现了“龙井虾仁”这道名菜。聪明的厨师把龙井茶叶入馔,大概是受了别的西湖名菜的启发,而在烹调技艺上进行的一次大胆创造。这个菜,不仅用料别出心裁,火候也必须掌握得恰到好处。制作时,厨师用油滑锅再下熟猪油后,立即放入上过浆的虾仁,约滑15秒钟,就倒入漏勺沥去油,再同用沸水泡过的新茶一起下锅,用料酒一喷,在火上一颠,就起锅装盘。功夫就是在这一转眼中把这道名菜烧出来。

做法

原料:活大河虾1000克,龙井新茶1.5克,鸡蛋1个,绍酒1.5克,精盐3克。味精2.5克,淀粉40克,熟猪油1000克8

制作:1、将虾去壳,挤出虾仁,换水再洗。这样反复洗三次,把虾仁洗得雪白取出,沥干水分(或用洁净干毛巾吸水),放入碗内,加盐、味精和蛋清,用筷子搅拌至有粘性时,放入干淀粉拌和上浆。2、取茶杯一个,放上茶叶,用沸水50克泡开(不要加盖),放1分钟,滤出40克茶汁,剩下的茶叶和汁待用。3、炒锅上火,用油滑锅后,下熟猪油,烧至四五成热,放入虾仁,并迅速用筷子抄散,约15秒钟后取出,倒入漏勺沥油。四、炒锅内留油少许置火上,将虾仁倒入锅中,并迅速倒入茶叶和茶汁,烹酒,加盐和味精,颠炒几下,即可出锅装盘。

[!--empirenews.page--]

马蹄松

简介

马蹄松是浙江省温州地区汉族小吃,最早产于清雍正年间乐清白象地方,以形如蹄得名。它以面粉和红糖作皮,馅入糖心和咸肉丁红瓜丝,熟芝麻粉和桂花。边斜,五刀开口,用手下压露出糖心,贴在2000度高温火炭炉桶内壁,用明火焖烘,具有皮脆心软的特点。

历史文化

在过去,在温州地区大街上隔百米即有饱点店的年代,“马蹄松”当属店堂内必不可少的糕点,它的价格与有馅料的大馒头一样,也是平头百姓在追求吃饱的同时也略想带些吃爽的食品之一。所不同的是它的外形颇显独特,金黄中又带几圈棕色,上面还撒了许多芝麻,像是温州烧的变形放大,但又没馅,仅几粒微小的肥肉夹杂其中。或像成团的酥饼,却又缺少那种附着油腻的香脆。“马蹄松”不很甜,只体现如今流行广告语中那种“有点甜”的感觉。而在旧时,有些讲究名气的饱点店里制作出来的“马蹄松”,其甜味中还略带一丁点儿咸,那是咸肥肉渗透的缘故,但比温州烧饼要淡味些,嘴里头一嚼,倒是别有一番香味。事实上,当平头百姓不再以吃饱为生活追求目标的时候,包括马蹄松在内的一系列传统的地方饱点食品便开始走入了仅为老市民所喜欢的窄门冷巷,这倒不是说师傅们做不出来,实是从外省各个地域冲杀过来的其它饱点食品太多了,五花八门的,做得小巧而精致,且无论包装也好,广告宣传也罢,都有点强龙硬压地头蛇的势头,直挤得“马蹄松”类的地方传统食品透不气来。想想也是,像“马蹄松”这种体态丰满的糕点,在当今时尚引领美食的潮流中,确实缺乏“小资”的诱人气息,以苗条为荣的少女们即使肚子再饿,也会将它排斥在视线之外。因此,它的命运也就跟城里头那些老建筑一样,躲闪在闹市的某个角落处,去勾起那些上了年纪的老市民们的童年回忆。

[!--empirenews.page--]

定胜糕

简介

定胜糕,是杭州的特色美食,。将配置好的米粉放进特制的印版里,中间再放入红豆沙,蒸少许时间就可以了。糕点比较软,有点松,带甜甜的豆沙味,色呈淡红,松软清香,入口甜糯。传说是南宋时百姓为韩家军出征鼓舞将士而特制的,糕上有“定胜”两字,后就被称“定胜糕”。

历史文化

据老辈里讲,在唐代,常熟城里的官府规定,市上的糕点要计量,一升箩米做十个,约合一两一个,叫做“定升糕”。

常熟百姓为使一两一个的糕点做大,既吉利,也讨官员欢心,后来想出了一个极好的办法:用木雕刻成各种各样的花朵和树叶模样的容器,正好装下一两湿米粉,拌米粉的水里掺上各种花卉和菜蔬的汁液,有红的、有黄的、有绿的,容器口大底小,容易倒出,图案有半、牵牛、梅花、线板、棱台、五星,等等形状。倒出后上蒸笼一蒸,乘热盖上红印,取名为“鼎盛糕”。

到了明朝,打仗的事儿越来越多,老百姓就把“鼎盛糕”送给当兵的壮丁作为干粮,取名为“定胜糕”。

从“定升糕”到“鼎盛糕”,再到“定胜糕”,虽然音调没有变,意义是渐变的。据说,有一段时间还有将“定升糕”和“高升爆竹”送给官员的事,意思是“肯定高升”。

返回制作菜(美食)网首页